第290章 画中仙和秀才郎50

  当江云寒走到池黎面前时,池黎突然开口,语气中带着一丝戏谑:“‘主上大人’?”

  江云寒的耳根瞬间发烫,他有些不自然地低下头,将手中的寒阙缓缓放回池黎腰间的剑鞘中。

  这个动作他做得格外仔细,似乎生怕会伤到池黎。

  “……说来话长。”江云寒轻声说道,他的声音有些低沉,仿佛蕴含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。

  池黎嘴角的笑容更浓了,他向前迈了一步,与江云寒的距离更近了一些。

  他伸出手,轻轻地拂去江云寒肩头那并不存在的灰尘,然后温柔地说:“我有的是时间听故事,特别是关于我家云寒‘以前’是什么样的。”

  江云寒缓缓地抬起头,目光恰好与池黎相对。

  他凝视着池黎那含笑的眼眸,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异样的感觉。

  那目光中并没有他所预料到的厌恶或者畏惧,反而透露出一种一如既往的温和,甚至还夹杂着些许好奇。

  这让江云寒心头的紧张稍稍放松了一些,但紧接着,他的心情又沉重了起来——池黎此刻不介意,并不意味着当他知晓了自己的全部过去后,还能够保持这样的态度。

  “先离开这里吧。”江云寒迅速地移开了视线,不敢再与池黎对视,他的声音略微低沉,“至于其他的事情……以后我会慢慢告诉你的。”

  说完,江云寒便转身迈步,率先朝着寺庙外走去。

  他的步伐显得有些急促,仿佛想要尽快逃离这个让他感到有些局促的地方。

  池黎静静地看着江云寒的背影,只见他的身影在晨曦的映照下,显得有些僵硬和不自然。

  这时,池黎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周崇曾经说过的一句话:“什么时候开始在乎起这些凡人的性命了?”想到这里,池黎的嘴角不由自主地微微上扬,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。

  原来,江云寒也会为了不被他讨厌而“伪装”出善良的一面啊。

  这个意外的发现,对于池黎来说,比任何秘密都更能让他的心情愉悦起来。

  在解决了金线娘娘之后,系统997又当上了勤劳的小蜜蜂,开始搬运尸体。

  池黎则和江云寒继续剧情的主线任务,开始游历山川河流,寻浩然正气,传修行一道。

  三载春秋,不过弹指。

  京城朱雀大街上,池黎撑着一把青竹伞,伞面上墨绘的山水随着他的步伐微微晃动,仿佛真有一川烟雨被笼在这方寸之间。身旁的江云寒依旧一袭素袍,只是腰间多了块温润白玉,上面隐约可见云纹鹤影。

  “李尚书家出了个神童?”池黎收起伞,在茶楼窗前坐下,“算算年纪,该不会是...”

  茶香氤氲中,邻桌几个书生正热烈讨论着什么。池黎耳尖微动,捕捉到了\"十岁太子伴读过目不忘\"等字眼。

  皇城依旧金碧辉煌,只是守卫见到他们手中的请柬,立刻恭敬行礼。

  穿过重重宫门,领路的太监忽然停在一座精巧的亭子前:“二位大人稍候,太子殿下正在里面听课。”

  亭中传来琅琅读书声,一个清亮的童声正在背诵《论语》。

  池黎探头望去,只见十岁的李玉一袭月白儒衫,正对着个更小的锦衣男孩讲解经义。

  那男孩头戴小金冠,想必就是当今太子。

  “...故君子和而不同。”李玉念完最后一句,抬头正好看见亭外的两人,眼睛瞬间亮了起来,“池先生!江先生!”

  小太子顺着他的目光转头,好奇地打量着两位不速之客。

  李玉激动地拉着太子的手:“殿下,这就是我常跟您说的那两位恩公!”

  小太子有些激动,看向池黎和江云寒:“李玉天天跟我讲你们的故事,说你们会仙法,能打妖怪,还从恶鬼手里救过他!”

  江云寒有些尴尬地轻咳一声,池黎则忍俊不禁:“小殿下看来知道挺多?”

  “那当然”小太子兴奋地打断他,“李玉说池先生是从画里走出来的神仙,江先生是天上文曲星下凡……”

  李玉红着脸扯了扯太子的衣袖:“殿下,我哪有这么说...”

  一阵爽朗的笑声从远处传来:“他们可比你说的还要厉害。”

  亭外走来两人,正是沈清秋和周毅。

  三年光阴似乎格外优待他们,沈清秋一身皇后服饰,周毅则褪去了当年的青涩,举手投足间尽是王者的威严。

  “久违了。”周毅率先拱手,眼中满是真诚的喜悦。

  故人重逢,恍如隔世。

  几人坐在御花园中,侍女奉上香茗点心。

  小太子缠着池黎讲江湖见闻,李玉则乖巧地站在江云寒身旁,时不时补充几句。

  小太子正说得高兴,结果被一个老者给提溜了起来。

  这人池黎也认识,青丘的三长老,胡墨阳气得出胡子瞪眼,“小子,跑哪去?又不好好读书?”

  “阳爷爷,我已经读了一天了!”小太子露出狐狸耳朵,怒声反驳。

  “没得商量!”胡墨阳看了一眼池黎和江云寒,点了点头,随即抓着小太子离开。

 &ems
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