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8章 画中仙和秀才郎28

  在江云寒心里,池黎一直都是那种不染凡尘的仙人,他从没想过自己竟然可以和池黎这般亲密,如今池黎这是在对自己撒娇……

  江云寒手指轻颤,抿了抿嘴角,开口解释:“我没有不理你。”

  “那孩子应该没事了,我们回吧。”池黎在确定了小女孩魂魄稳定下来后,开口说道。

  江云寒站在一旁,目光扫过破败的草棚和角落里发霉的干草堆,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。

  小女孩的脸色仍有些苍白,但呼吸已平稳,蜷缩在单薄的麻布下,像是终于挣脱了噩梦。

  两人刚转身要走,身后却传来急促的脚步声。

  “恩公!恩公留步!”那小乞丐赤着脚追了出来,膝盖重重砸在冷硬的石板上,不由分说便“咚咚”磕起头来。

  他瘦得厉害,破烂的衣襟下露出嶙峋的肩骨,额前很快洇出一片血痕,嗓音嘶哑却执拗:“多谢恩公……多谢恩公救我妹妹……”

  江云寒伸手拦住他继续磕头的动作,指尖触到对方颤抖的肩膀时顿了顿。

  他从袖中摸出一小袋碎银,塞进小乞丐满是泥垢的手里,低声道:“拿着,去给你妹妹药,如今她身体需要修养。”

  小乞丐愣住了,攥着钱袋的手指节发白,像是怕它突然消失。

  他张了张嘴,眼泪混着额上的血滑下来,却一个字也说不出口。

  夕阳西斜,将青石街道染上一层橘红色的光晕。

  池黎一头银发成了乌黑色,这是为了避免引起恐慌,所做的乔装。

  江云寒和池黎并肩走在回客栈的路上,街边小贩的吆喝声渐渐稀疏。

  两人正走着,前方忽然传来一阵嘈杂声,转过街角,眼前的景象让二人同时停下了脚步。

  广佛寺前的空地上,数十口大铁锅排开,热气腾腾的米粥香气弥漫在空气中。

  衣衫褴褛的流民排成长龙,有老人拄着木棍,妇女抱着啼哭的婴儿,还有面黄肌瘦的孩童眼巴巴地望着前方。

  “阿弥陀佛,诸位施主莫急,人人有份。”一个身着褐色僧袍的中年和尚站在高处,声音洪亮。

  他面容慈祥,额间却有一道不明显的红痕,像是长期皱眉留下的印记。

  一个广佛寺的小和尚站在粥棚旁,双手合十,看着眼前蜿蜒的队伍。

  他的鼻尖冻得通红,呼出的白气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清晰。

  队伍里有衣衫褴褛的老人,有抱着孩子的妇人,有面黄肌瘦的青年,他们或站或蹲,安静地等待着那一碗能温暖身心的热粥。

  “明心,去把铜钵拿来。”一位拿着佛珠的和尚拍了拍小和尚的肩膀,“今日你负责收集愿力。”

  小和尚法号明心,是广佛寺最小的一位和尚。

  明心点点头,快步跑回寺内,铜钵就放在大殿的供桌上,擦得锃亮,在阳光中泛着柔和的金光。

  他小心翼翼地捧起铜钵,感受着金属传来的冰凉触感。

  这铜钵看似普通,却是广佛寺代代相传的法器,专门用来收集百姓的愿力。

  回到粥棚前,明心看到大家已经开始分粥了,师父手持长柄木勺,从大锅中舀出浓稠的粥,倒入一个个粗瓷碗中。

  粥色呈深褐色,里面混着红豆、花生、莲子、红枣等八种食材,熬煮得恰到好处,黏稠却不失清爽。

  “阿弥陀佛,愿佛祖保佑。”僧人们每递出一碗粥,都会轻声念一句佛号。

  领到粥的人们有的迫不及待地喝上一口,有的则小心地捧着,准备带回家与家人分享。

  明心注意到一个瘦小的男孩,约莫七八岁年纪,衣服单薄得能看见里面的骨头轮廓。

  男孩拿到粥后没有立刻喝,而是先跑到队伍末尾,把粥递给了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妇人。

  “奶奶,您先喝。”男孩的声音清脆如铃。

  老妇人颤抖着手接过粥碗,浑浊的眼中泛起泪光。她小心地抿了一口,然后把碗推回给孙子:“你也喝,奶奶喝不了这么多。”

  明心看得心头一热,捧着铜钵走到他们面前:“小施主,老施主,可有什么心愿?小僧可以帮你们记录下来。”

  老妇人抬头看了看明心,又看了看他手中的铜钵,似乎明白了什么。

  她颤巍巍地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,打开来,里面是几枚铜钱。

  “小师父,老身没什么大心愿,只求孙子能平安长大。”她将铜钱放入铜钵,“这是老身的一点心意,愿佛祖保佑天下所有受苦的孩子。”

  瞬间,周围所有拿到粥的百姓,都从体内涌出源源不断的汇聚到广佛寺之中。

  池黎和江云寒来到客栈大厅,点了几样菜。

  “这广佛寺倒是真有些慈悲心肠。”江云寒夹起一筷子肉,看了看,放在池黎的碗中。

  在池黎看过来时又将目光投向窗外远处隐约可见的寺庙轮廓,“广佛寺施粥,救济贫苦,不愧是百年古刹。”

  池黎放下茶盏,瓷器与木桌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。

  他微微眯起眼睛,阳光透过窗棂在她脸上投下细碎的光斑:“慈悲心肠?云寒难道不觉得奇怪,城内活尸横行,这广佛寺离城不过三里,却从未见一个僧人出来超度?

上一页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