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两百七十一章 该让他回信

  阴沉武官离开院子,走进东宫。

  以腰间长刀为凭证,一路顺行无阻。

  很快进入一座华贵、庄严,到处树立宝象庄严像的大殿。

  殿的两侧,头戴鸡公帽的上师持着法器低声诵经,声音嗡嗡直响,结合燃烧摇晃的灯油,极其肃穆。

  轻手轻脚走到当中,跪下,伏地。

  静静等待太子将经文念诵完,他知道太子一旦念诵经文,就是最不能招惹最不能打扰的境界,不管你有什么身份,什么重要的事情,一旦出言打扰,在太子看来就是大不敬。

  因此,武官很老实跪在地上,不敢发出一句话。

  时间一点点推移,香火换了一遍又一遍,闭眼诵经的太子终于念诵完了,手中人骨念珠不停,“讲。”

  阴沉武官,“冯内相没有回绝。”

  人骨念珠微微一顿,之后继续转动,“要本宫做什么。”

  “查验李殒真身。”

  太子睁开眼睛,“又是他,初时相见还是只上窜下跳的蚂蚱,现在气焰更甚,才刚一年吧。”

  无人回答,唯有念经声不息。

  “去告诉冯大伴,本宫允了。”

  阴沉武官点头,起身离开。

  太子睁开眼睛,自莲花宝座上起身,慢慢在大殿中踱步,停在殿门前。

  东宫位于紫禁城东侧,从这里眺望,恰好能看见皇帝居住的重重宫阙,比东宫大了无数倍,令人心驰神往。

  “上师,本宫的承诺永远不会变。”

  太子忽然道。

  盘膝打坐的老僧回应,“释教的承诺亦不会变,太子文成武德,乃天日之表,合该继承大统,宣释法于万世!”

  这样的对话发生过很多次,每次都是相同回答,既是尊重,也是毫不掩藏的目的。

  太子很喜欢这种感觉,事情对他有利就能答应,至于损伤别人的利益,与他无关。

  亦是西方释教挑选太子为主的原因,不外乎利益交换。

  “上师,对此事可有把握?”

  老和尚点头,“我道法门广大,推算天机轻而易举,这般,老和尚我亲自动身前去。”

  “如此,就取下那剑修的人头,让父皇多高兴几日。”

  ……

  国都有不少人都记得李殒。

  如大朝会被杀官员的亲朋好友,他们恨不得食他肉,拔他的皮,以告慰死者的在天之灵。

  这是仇恨。

  可天底下不只仇恨,还有别的情绪在。

  “到哪里都能惹出事来,真是没想到,就不能过几天安稳日子。”

  顾阀门庭,顾登风放下关于李殒的消息,有些感叹地道。

  坐在旁边的顾应秋笑了笑,“剑修嘛,都这样的性格,习惯就好。”

  “又不是你,岂能习惯过来……”话说这里,察觉到失言,顾登风打了个哈哈,强硬转移了话题,“家中一切可好?”

  顾应秋叹了口气,“我已经放下,兄长不必如此。”

  顾登风浑然不信。

  当年落霞山那件事闹得沸沸扬扬,到了近乎非死不可的地步,最后两方努力才勉强收了场,岂是说忘就能忘的。

  忽而,顾登风觉得眼下经历过的事就是以前的循环再来。

  顾家出了一名入仙宗学道的天之骄女,再是骄女遇到极爱惹事的剑修,对其念念不忘。

  想起这个,又想起另外一件既重要又不重要的小事。

  当时李殒离开时看过顾清筱写的信,承诺过每隔一段时间会回信一封,但顾清筱一封信都没收到过,前些日子传信来问他,没说什么重话,字里行间的埋怨却清晰可辨。

  是该要那小子回封信件,将情况说明,免得清筱埋怨老夫说话不算话。

  说起这事,顾应秋问道,“你能找到他?”

  顾登风点头,“这有何难。”

  顾阀家业极多,不止于大隋,仙门两洲亦有开设,每年能赚取不菲收益,以那小子的张扬姿态,不是闭死关找到并不困难。

  难得是怎么让人安分一点,不要再陷入死局。

  昨夜老太监出皇宫,做的很隐秘,在高层人物眼里却从来不是什么秘密。

  不知道谈论了什么,猜也能猜出个大概来。

  前脚,皇族直系、被誉为有望得道飞仙的杨允死在万岛洲,后脚老太监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离开,直到凌晨方才回去。

  而在这件事中,李殒又是绕不开的一个人物。

  根据余庆四道描述,原本杨允和老剑士都没有死透,是在争夺对方的根本谋求复苏,是李殒出现拔出那口剑,导致杨允最终身死,后面还要用尸体养剑。

  皇帝的心眼向来不大,久居九五至尊,又养成乾纲独断的性格,这时有人出来损了面子,报复回去是顺理成章的事
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