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9章 女儿家的娇态尽显

  事情并没有随着赵承弼的沉睡告一段落。

  他的话宛如在平静池塘里投下一颗炸雷,掀起惊涛骇浪。

  在场所有人没有人去催促赵书晴的表态。

  作为受到伤害最深的人,他们都无法开口劝说,该如何说?

  赵家如今算是家破人亡了。

  不知什么时候,房间内只剩下她与赵承弼二人,天渐渐黑了,坐了一个下午,身体僵硬,刚要起身运动,萧慕止敲响房门走了进来,依靠着房门,黑眸落在伸懒腰的赵书晴身上。

  他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笑:

  “我还想提醒你该用晚膳了。”

  赵书晴回眸笑道:“天居然黑了。让他们担心了。”

  “有头绪?”萧慕止问。

  赵书晴摇了摇头:“我嫁入晋安侯府一年后,那时晋安侯府的情况不太乐观。沈策州原本并非太子一党,新皇对他极为防备。而且他在战场上重伤,落下多处暗伤,上战场建功立业这条路已然行不通。”

  “可就在我二哥上战场两年后,沈策州却突然连升三品,虽说只是个从五品小官,却手握实权。从那以后,晋安侯府渐渐恢复了往日风光。”

  赵书晴露出一抹讥讽的笑来:“我还以为是新皇看在我赵家的面子上,没有让沈策州太过难堪。原来,是他踩着我二哥与三万赵家军的尸体往上爬的。”

  赵书晴想起沈策州升官,那时赵家上下为他开心。

  他还当众下跪发誓一生对自己好。

  如今看来,不过是因愧疚心虚做出的弥补,他一路高升,只怕都踩着赵家的血。

  赵书晴越想越气,要是沈策州在她面前,她真想一刀捅死他就算了。

  萧慕止又问:“接下来你要如何做?”

  这一句话,把赵书晴从回忆中拉了回来,她深吸一口气,努力平复自己的心情,“沈策州得知新皇信任,才短短一年有余,羽翼未丰。我怕的是他背后之人是何人?”

  赵书晴脑海中浮现是沈策州的恩师,文阁老。

  “新皇。”萧慕止替她说出赵书晴逃避答案。

  赵书晴身体微微颤抖了下。

  藏在袖子里的手哪怕她极力控制也在颤抖,“为何?”

  萧慕止走到赵书晴的面前,低着头凝视着她,高大的身体带来浓厚的压迫感,“据我所知,嫉妒。”

  嫉妒?

  就这么简单吗?

  “我大哥已经死了。”赵书晴知道新皇不喜她大哥,以前大哥作为二皇子的伴读,文韬武略能胜过一众皇子。

  每次出席各种场合,只要有新皇在,赵承煜免不了被针对。

  好在,二皇子视她大哥为亲兄弟,两人感情很要好。

  奈何二皇子在党争中,早早便被母妃给害死,大哥一蹶不振,躲在书房里整整两日,两日后,上朝请旨出征,远离这京城是非之地。

  “可即便你大哥已死,赵家的威望仍在,新皇的嫉妒之火从未熄灭。”

  萧慕止的声音低沉而凝重,打破了短暂的沉默,“赵家军在战场上的赫赫战功,百姓们对赵家的敬重,都是新皇的心结。他忌惮赵家的势力,害怕赵家会对他的皇位构成威胁,所以才默许甚至支持沈策州对赵家下手。”

  赵书晴只觉一阵寒意从脚底涌上心头,她怎么也没想到,曾经那个温和有礼的新皇,竟会因嫉妒和猜忌,对赵家痛下杀手。

  真是可笑。

  “所以他非要赵家二子都死在战场上?二哥已重伤,还背负逃兵罪责被满门流放,对他皇位再无威胁,为何还要赶尽杀绝?”赵书晴眼眶瞬间湿润,满心悲愤不甘,

  新皇先是在京兆府大牢下毒,又派人半路追杀。

  可究竟是为什么?这让她困惑不已。

  萧慕止走到赵承弼床边,眉头微皱:“我也有此疑惑,新皇厌恶你大哥,恐怕不只是因为你大哥的才华,或是他曾站在二皇子身旁,背后定还有隐情。”

  赵书晴目光落在赵承弼身上,沉声道:“或许这秘密只有二哥知晓,所以新皇才非要他死,想斩草除根灭了整个赵家。”

  房间内的气氛变得格外的凝重,浑浊让人透不过气来,今日的风不大,可是此时他们却能清晰听到风吹过的声音。

  门外掌灯了,光线从门缝中透了出来,赵书晴闭了闭眼,“我饿了。”

  面对这样的困境,甚至无解的困境,赵书晴能做的就是吃饱喝足,让自己处于健康的状态下,才能想到好的应对之法。

  萧慕止轻笑道:“一同?”

  赵书晴与萧慕止一起走出房门,嘱咐门口的侍卫看好赵承弼,两人坐在不远处的木亭中。

  厨房炒了几道小菜,赵书晴让人送来酒,“不介意我喝几杯吧。”

  萧慕止亲自拿起酒壶替赵书晴倒酒:“一醉方休。”

  木亭四周挂着暖黄色灯笼,光线挺亮的,赵书晴能够看清楚萧慕止手上的伤痕。

  沈策州手上也有这样的伤痕,不过,自从他受伤之后,那伤痕随着他养尊处优也就淡了。
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