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9章 如何打算

  纯妃强自镇定心神,出言安抚永璋,嘴角扯出一抹温柔的笑意,轻声说道:“好了,过几日宫宴就能见到你皇阿玛了,你且先回去,把今日的字练完,莫要懈怠。”

  永璋张了张嘴,欲言又止,眼中闪过一丝挣扎与不甘,但他自幼便被教导要听从额娘的话。

  最终,他还是将满心的话语咽了回去,乖巧地应道:“儿臣知道了。”

  说罢,便抱着那幅唐伯虎的画,迈着略显沉重的步伐,缓缓回了自己的寝殿。

  宫殿内,纯妃望着永璋离去的背影,眼神渐渐变得坚定而决绝。

  她深知,从这一刻起,她与永璋便踏上了一条充满荆棘与挑战的道路,但为了儿子的未来,为了在这无情的宫廷中争得一席之地,她已无所畏惧,哪怕前方是万丈深渊,她也会带着永璋一路向前,直至那权力的巅峰。

  晨曦初露,柔和的光线透过淡薄的云层,纷纷扬扬地落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,闪耀着金色的光芒。

  萧云一大早就兴致勃勃地想要前往慈宁宫找晴儿玩耍,那灵动的眼眸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,犹如夜空中璀璨的星辰。

  乾隆见她这副模样,心中满是宠溺,便陪着她一同前往。

  二人来到慈宁宫,只见宫殿巍峨壮观,朱红色的大门散发着庄严肃穆的气息。

  萧云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殿内,见到太后,很是随意却不失恭敬地请安行礼。

  太后端坐在凤椅之上,身着华丽的锦袍,岁月虽然在她的脸上留下了痕迹,但那雍容华贵的气质却丝毫不减。

  多年来,太后一直对萧云宠爱有加,对她的活泼随性也颇为包容,因此并未拘束着她。

  “晴儿在她的房间呢,云云,去找她玩吧。”太后微笑着说道,眼神中满是慈爱。

  萧云乖巧地行了一礼,便想要转身轻盈地离去。

  乾隆眼中满是担忧,忍不住出声叮嘱道:“天冷路滑,玩耍时切不可再上树了,万一摔下来可如何是好。”

  他的声音不大,却饱含着关切与不舍,仿佛萧云是这世间最珍贵易碎的宝物。

  萧云停下脚步,静静地站在那里,聆听着乾隆的叮嘱。

  她微微仰头,看着乾隆,脸上露出一抹甜美的笑容,轻声说道:“好,我知道了,弘历,我先去玩了!”

  乾隆这才放心地点点头,转身与太后交谈,太后坐在那里,若有所思地看着乾隆,这般细致入微的叮嘱和毫不掩饰的不放心,似乎远远超过了普通的关心。

  太后久居后宫,历经风雨,心思敏锐,早就察觉到乾隆对萧云有着不同寻常的情愫,只是这些年来,她一直将这份心思深埋心底,从未点破。

  萧云来到晴儿的房间门口,抬手轻轻敲门。

  “进来。”房间内传来晴儿清脆悦耳的声音。

  萧云推门而入,只见晴儿正坐在窗前,手中拿着针线,专注地绣着荷包。

  “晴儿,你的荷包绣得怎么样了?”萧云好奇地问道,眼睛亮晶晶的。

  晴儿抬起头,脸上洋溢着温柔的笑容,将绣好的属于萧云的那个荷包递了过去,说道:“送给你。”

  萧云接过荷包,仔细端详着,只见荷包上绣着一朵栩栩如生的云朵,针法细腻,色彩鲜艳。

  她忍不住笑了起来,开心地说道:“晴儿真好,谢谢你。”

  随后,萧云拉着晴儿在慈宁宫内尽情地玩耍。

  她们一会儿在花园中追逐嬉戏,一会儿在亭子里赏花聊天,欢声笑语回荡在宫殿的每一个角落。

  不知不觉就到了用膳的时间,众人齐聚在慈宁宫的膳厅内。

  乾隆坐在席间,眼神却总是不由自主地飘向萧云,关注着她的一举一动。

  看到萧云喜欢的菜肴,便毫不犹豫地夹到她的碗中,那温柔的举动仿佛他们二人正身处养心殿,周围的一切都与他们无关。

  晴儿之前也见过乾隆和萧云相处的模样,所以对此还算能够接受。

  而太后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,越发确定了自己心中的所想,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意,只是静静地吃着饭,没有言语。

  用完膳后,殿内还弥漫着淡淡的茶香,太后斜倚在榻上,神色看似慵懒,却透着几分精明,她轻轻抬了抬手,朝着身旁的桂嬷嬷吩咐道:“桂嬷嬷,你且去把哀家给晴儿和云云备下的新衣裳拿来,让她们两个试试,瞧瞧可还合身。”

  一旁的萧云一听有新衣裳,眼睛顿时亮了起来,满心欢喜地拉着晴儿,脚步轻快地离开了房间,丝毫没有察觉到这其中别样的氛围。

  晴儿却是心思细腻,她心里明白,老佛爷这是有意支开她们,怕是有话要单独与皇上说。

  待晴儿和萧云的身影消失在门后,房间里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一般,寂静得有些压抑。

  许久之后,太后终是轻咳一声,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,她的目光缓缓移向乾隆,眼神中透着一丝探究:“皇帝,哀家瞧着你近日似有心事,就没什么话要对哀家讲讲吗?”

  乾隆坐在那里,身姿挺拔却微微紧绷,沉默了好一会儿,才抬起头迎上太后的目光,低声问道:“皇额娘可是有什么想问的?”

  太后心中暗暗思量,一时间也有些拿捏不准乾隆的心思。

  她微微皱眉,思索片刻后,决定不再兜圈子,直接开门见山地问道:“云云,那丫

上一页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