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0-90
等走出来,中介才说:“这个老板有钱的很呢,你别看这么小小一家店,周末生意好的时候,一天的营业收入至少能上万,这么一家店她撇开房租和人工这两个最贵的成本,一个月至少赚五六万。”
这还是保守估计,外头的人都传她养着奶油小生,那个小男生是古仔那一挂的,白白净净,人家的妈妈都跟她差不多大年纪了,但她有钱,送驴送手机都不带眨眼的,小男友的妈妈还跟着他们一起出去旅游,大家一起拍照片,看着就像是一家人,不知道的还以为她跟男方妈妈是姐妹。
刘菊花觉得自己听多了这些都要脏了耳朵,看了一眼老头子,再看一眼儿子,觉得刚才那个时髦女老板有点不能直视了,刚才她还以为旁边的那个小男生是她儿子,还一直夸她孩子带的好,一看就是孝顺的,现在想想脸都要烧起来了。
张明远父子也露出一言难尽的表情。
难怪女老板的脸色顿时就臭臭的了。
中介的八卦永远是最多的,毕竟他不止认识这一个租客,还认识好多房东跟租客嘛。
张让好奇:“那为什么他们自己不买下这个店铺,她家应该不差这个钱啊。”
没看刚才女老板叫小奶狗去银行打款的时候,一口气出了十万块,都不带眨眼的。
中介指着附近好几家铺面说:“那,那里那里那里,都是这个杨老板的,她可是厉害着,一百五十万都可以开一家新店了,你的租金才多少,她开一家新店能赚多少,租金对于她来说,简直是毛毛雨。”
刘菊花不由得唏嘘,隔行如隔山,她觉得一年十万的租金吓人,人家还看不上这点钱。
这年头,有本事的人赚钱来的飞快,人家也是很精明的,不想钱都套进房子里头。
中介跟他们说这个,也是看他们没有做生意的意愿。
不然一个两个都拿钱去做生意,房子跟铺面谁来买。
刘菊花虽然也很羡慕杨老板,不过她也算是有自知之明,知道自己不是做生意的那块料,也就感慨了几句,顺便对未来的租金即时到账很有信心。
今天萧南要上班就没来,签完了租约刘菊花提议去张让买的房子那边看看。
“算算也是我们也就来三次沪市,每次来都是办大事,想想第一次来这边,都快八年了。”那会儿从新都来这边,觉得自己真是进了大城市,刘菊花也算是跟着单位跑了那么多地方,但到了沪市还是让她有种大开眼界的感受。
房价也是杠杠硬,为了给张让买房子,几乎是掏空家里,还欠下了债。
第二次来又是为了见亲家,结果人家连面都不想露一下,气的转身就回去了,两次都没能好好玩过。
第一次来跟张让买房子,买的是楼花,拿到房子是两年以后的事情了,那套房子都没能看上一眼,来之前刘菊花就说,自己花了十几万买的房子,好歹想去看一眼。
张让是没想到,母亲竟然有这个要求。
看看就看看吧,也不是多远,而且他走了半年,看一眼房子也是合理的要求。
于是打了车,直接到了他以前小区那边,带着父母高高兴兴的往房子那边走去。
那年两老来买房的时候是夏天,张让刚刚毕业那会儿,那几天刚好是沪市最闷热的时候,刚好这一片在江边上,附近有点小风吹着,他俩都觉得很好,一眼就瞧中了这里,后来证明这一带地理位置确实是好,原先刘菊花来之前最不满意的弄堂,现在被旧改了,这一块的马路宽宽的,不像以前到处都是人和小摊,干净又漂亮。
“啧啧啧,难怪你说这一块的房子涨价了呢,这边是真不错。”刘菊花看看这里,又看看那里,感慨沪市的变化很大,而新都这几年旧的还是旧的,变化并不是很大。
回新都之前,张让都住在这一片,对这边熟悉的很,先带着父母进小区转转,又去敲租客的门。
租客是一对已经结婚了的白领,不太想频繁搬家,当初听说张让要回老家去了,近几年都不会回来,就租了他家的房子,刚好张让也是要回去的人了,不想费太多精力换租客,刚好这对白领看起来素质也不错,也就放心租出去了。
见到是房东来,两人的表情都不是很自然,以为张让是要收回房子的。
在外头租房住就是有这一宗不好,人家要你搬,赔一些房租就是了。
张让笑着跟他们打招呼:“我父母很少来这边,这套房子买了以后都没看过,今天刚好来沪市,他们想来看看。”
当初说好了,房东有权利检查房子,两口子听说是这个原因,也就放心把人带进来看。
刘菊花两口子并不是什么难缠的人,对这两人给的租金也是很满意的,只是在屋里转了转,感受了一下自己当年买下来一眼都没见过的房子,就跟对方友好的道别,出门去了。
等出了门,还在说:“这租客也不错,舍得这么多钱来租个房子住。”
张让:“人家是外企白领,研究生毕业还没多久,说不定过两年人就买自己的房子了,这边离他们单位近,多花点钱少花点时间在路上也是划算的。”
张明远一直没说话,妻子说完他点点头,儿子说完他也觉得有道理,也点点头。
出来一趟才知道大城市的人跟他们的生活差距太大了,外企一个月有四五千,这么多的工资,他都不敢想象,看样子孙辈们长大了,也得出来走走,总待在小地方是不行的。
张明远决定,等他退休了,自己买个车,也跟老伴自驾环游中国。
“臭小子。”张明远满意的拍了拍儿子的肩膀:“你也让爸爸妈妈长见识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