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-30

:“这钥匙是你的吧。”

  钥匙看着很眼熟,楼小乔赶紧点点头:“对对对,怎么在你那里,对哦是不是刚才你家里人买过我的腊肉了,还要多谢警察同志你来送一趟,真是过意不去了。”

  张让挥挥手:“没事,有事找人民警察嘛。”

  他骑上摩托车,带上皮手套,冲楼小乔点了点头,绝尘而去。

  楼小乔不知道的是,她这一路回去可太拉风了。

  光自行车上面放的那一箱子酒,就有六瓶,批发价都要五十几块钱。

  这一满满当当一车东西运回去,倒是招了路上不少人的眼。

  村里人心里也有对比,自从楼小乔离婚以后,活的那叫一个精神倍儿棒,不光做生意做到那叫一个风生水起,手头看着比以前要富裕不少,连样子都跟以前不太一样了,要说楼小乔刚结婚那阵子长得确实水灵,但形象还是有些畏畏缩缩的,而现在怎么说呢,看上去竟然比那些在城里做生意的老板娘还精神。

  村里人不免会议论:

  “你们说说,楼小乔分了多少钱啊,这么阔气?”

  “能分多少钱,你看看王四顺以前那样儿,抠门的要死,离婚还会舍得给分钱?”

  “没分到钱,她能买得起这么多东西?”

  “你没看人家一天到晚在外头跑,钱肯定没少赚,你也少眼红人家,就这样的天气,你舍得往外头跑?”

  不是说,这个年代机会多,但凡勤快点的人家,都发财啦。

  真以为城里人都是城里人,那农村也有考学考出去的,现在一考上大学,户口就能迁去城里,放在以前就是吃公家粮的了?

  还真以为农村人都是淳朴善良?

  得了吧,嫉妒人家的,说酸话的,真不少。

  就下井村这些村民来说,从王四顺开始闹离婚,就有人本着看笑话的心思,想瞧楼小乔的好戏呢。

  结果人家过得多凄惨是没看到,日子是蒸蒸向上了,冒着一肚子酸水的人又开始讲怪里怪气的话。

  楼小乔是知道这些人的尿性的,几十年都没变过,闲的没事不是盯着人家的钱包,就是盯着女孩子嫁出去没,没嫁出去给你介绍个对象,那对象必不是条件多好的。

  笑话,假如有条件好的对象,还能轮到你吗,自己家的先上了好不好。

  所以楼小乔顶着众人的议论,和异样的目光进了村子。

  刚停下车,孩子们就从家里兴奋的跑了出来。

  他们看到啦,妈妈的车上好多东西啊!

  张玉娇也带着两个孩子在这边玩,看见楼小乔拖着东西回来,赶紧让王凤抱着妹妹,跑出来帮楼小乔卸货。

  “你怎么买这么多东西?”张玉娇帮忙把白酒抱下来,又低头去看框子,框子里也是塞的满满当当的,吓了她一大跳:“你买这么多干嘛?”

  担心楼小乔是不是要过年回去显摆。

  楼小乔的车就停在屋里,站脚打好了也一起搬东西。

  她把刚才在小超市里面发生的事一说:“我也不知道这样好不好。”

  张玉娇也替她高兴:“一口气算个什么,又不疼又不痒的,还是拿点东西实惠,我看你这样就很好,这种人让她损失点钱是最好的了。”

  实在是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,从地上捡来的钱,就算是闹到派出所去,也不能拿对方怎么样。

  这样就挺好的,楼小乔也算是因祸得福了。

  第 25 章

  楼小乔在这里收货成功的喜悦,楼母正在跟人凑在一起烤火,闲聊之中不知不觉就扯到了她的两个女儿身上去。

  七大姑敲了敲烟杆子:“我说大乔还没嫁出去,小乔又离婚了,这往后咋办?”

  一到过年,说的最多的无非就是这些。

  男人们喝酒吹牛,女人们聊天扯谈。

  楼母叹了口气:“两个都是不省心的,瞧瞧我这头发都愁白了。”

  七大姑瞧了楼母一眼,这也快六十了,哪怕不愁也该长白头发了,这锅也要两个闺女背。

  “我听说你家小乔离婚,分了王四顺不少钱呢,没给你们拿点孝敬?”

  说起这个就来气,楼母还记得上回被女儿一阵怼,她回到家了心口还是疼的,小乔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,如今也变成牙尖嘴利的了,想当初没嫁人之前,还不是她说什么就是什么,本想着她离了婚,以后还是要听父母的,但看上去竟也不像当年那么好拿捏。

  七大姑却是知道楼母的心思,撺掇着她找闺女要钱:“我可是听说了,王四顺在外头混的可好了,不分她点钱她能心甘情愿的离婚,我还听说最近她在外头跑生意,做的可好了呢,你好歹也是她娘,她不得好好孝敬孝敬你?”

  楼母没好气的哼了声:“人家现在可有主意了,不是我说啥就是啥,我可管不了她咯。”

  听这酸溜溜的语气,大家就猜到发生了什么。

  以前楼母可是以能管着女儿服服帖帖为傲的。

  不过,大家伙私心底下又有些瞧不起她,拿捏自己闺女算个什么本事,有本事去拿捏儿媳妇啊。

  别看楼母在女儿面前嚣张跋扈,在儿媳妇面前瞬间变成

上一页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