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0-80

物院虽然不设研发部,但是也参与南来北往的贸易,每月经他手的钱财粮布远远不止这个数,对袁氏来说肯定算不上什么。

  但是他忽视了一个问题,卖官,不光是一笔钱财交易,也是一笔人情交易。

  对袁逢来说,兵不血刃的拿下曹班的格物院,是意外之喜,但是就算没有这个名为“周言”的家奴投诚,他也有的是办法。

  而这个家奴居然开口就是要官职,他一下有些哭笑不得,不知该夸赞曹班治下有方,连一个家奴都有仕宦之心好,还是该笑着家奴异想天开,不知好歹到天真的地步好。

  最后,袁逢给了周言钱财,并通知了他进京的时间。

  钱财说是按人头给的,周言点了点,发现只有三人份。

  如果不算阿阳,和跟着他的几位武部学子,那就是三个人。

  “这?”周言问仆役。

  仆役对周言很客气,解释道:“使君的意思,那几位护院要留下。”

  周言没有再说什么,大事已定,当天就写了信回庐江老家,通知家人这一喜讯。

  周言随袁氏的车队出发进京,盛极一时的汝南格物院人去楼空,后院的几间房子里,有明显打斗的痕迹,七具尸体无法从市集运送出城,只能在后院就地掩埋。

  一个月后,洛阳城内,曹操正在带兵巡逻,听说有人在太学闹事,还惊动了皇宫的侍卫,连忙过去查看。

  太学不是他的管辖范围,但是大家对于曹校尉的出现见怪不怪,都知道他和袁绍关系好嘛。

  “怎么回事?”身着武官服的曹操问袁绍。

  袁绍表情不是很好:“叔父献给陛下的书册,本来是要都运去东观的,但是负责传话的人得罪了北宫的郎官,被赶回来了,连带着几位博士一起受牵连。”

  曹操一听是袁家吃瘪,便感到心情愉悦,调侃道:“你家下人不是最妥帖的吗?怎么会犯这种错误?”

  两人说话间,便走到了停放牛车的地方,书册不能运进皇宫,只能暂时堆放在这里,几名皇宫的郎官似乎想把人押走,袁氏的人正在交涉。

  看清那个被郎官架在中间的人时,曹操明显愣了一下。

  袁绍注意到他的表情,也看向那人:“你是不是也觉得有点面熟?我总感觉小时候见过,但又想不起来,所以让人和郎官们说说情。”

  在北宫闹事,这事可大可小,郎官们也会给袁氏面子。

  曹操没有再看那人,平静道:“一个家奴而已,袁使君如果看重,不会不提前告知与你,就交给郎官们吧,听说你马上要入仕了,以后说不准也要和这些郎官们共事,就当卖个好。”

  袁绍一想,觉得曹操说的有道理,于是就让几位郎官带走了那位

  家奴。

  叔父对这批书籍很看重,还在陛下面前亲自许诺过,会在鸿都门附近建立一个书舍,供皇帝取阅,这种差事确实不能交给如此不懂礼节的奴仆——

  和汝南格物院的弃置不同,安定郡田庄在董卓的围困下,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。

  对于羌胡的劫掠,田庄控制范围内,这些年一直都会进行武备演习。

  因为凉、并两州连年战乱,田庄已经从早年的攻守兼备,被迫转为了防御态势。

  因此这次羌胡的骑兵从三辅一路劫掠至此,安定田庄的管事孟舒就下令田庄农户撤退进入邬堡,管事王虎带一部分兵力在外伺机突袭。

  可谁都没想到,赶走了豺狼,却又来了虎豹。

  董卓到了安定郡之后,直接就地屯兵,将田庄的邬堡围住却不攻打。

  如果光是围邬堡,安定郡太守还可以找借口不去过问。

  可是居然还屯兵?那这摆明了,他的目标不是那段氏的田庄,而是这安定郡的实际控制权啊!

  安定郡太守一下面临两难的局面,既不敢得罪段宁及她身后的段颎,也不敢得罪董卓及他身后的张奂。

  凉州人都知道,段颎和张奂是两虎相斗,但是太守也没想到,现在他成了这两头虎嘴里被撕扯的兔子了。

  更尴尬的是,这边张奂已经打败了三辅的羌胡不说,而远在并州的段公,也终于解决了持续近两年的羌乱。

  也就是说,两边都有精力关注这里!

  官位,危!

  别无他法,太守只能写信进京求助。

  第80章

  洛阳城内,袁氏府邸,袁逢叫来袁基、袁绍和袁术,将三封书信给三人传看。

  袁基和袁术是同母兄弟, 袁绍则是他们过继到长房的异母兄弟,三人常常在一块得袁逢教导, 难免互相暗中较劲。

  三份信分别来自北边的段颎、西边的安定郡太守,以及即将回京复命的张奂,袁逢开门见山,问几个儿子:“如果是你们,会支持谁?”

  段颎书信袁氏,请袁氏在朝中弹劾张奂部下董卓留凉州不返,张奂则书信袁逢,请京兆尹大人推举董卓为凉州官,安定郡太守则书信袁逢,求恩师指条明路。

  袁氏三子看完信后,表情各异,袁术是当场笑出声,袁绍反复看信没有说话, 袁基则是沉思片刻后,先开口道:“董卓留在凉州,是抗旨不遵, 然明公于他有恩,他背信弃义, 实乃不忠不孝之人, 不值得袁氏相交。”

  袁逢笑笑,没有

上一页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