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0-80

廷上更进一步,汝南的格物院坐拥藏书千卷,曾经的所有者曹班是袁隗义弟,曹嵩的二子,袁家还能给个面子,如今曹班脱离曹家,远赴青州,格物院自然成为了送到虎口的羊肉。

  刘备说得没错,匹夫无罪怀璧其罪,曹班现在的武力值根本不足以守护她的财富值,这也是她布局东、南的根本原因。

  她需要地盘,发展军事力量。

  第79章

  “周监督, 我们就这样让徐提督他们离开吗?”

  汝南格物院一片狼藉的前厅里,武部的二期生阿阳问周言。

  袁氏搬走汝南格物院的书籍之后,周言和徐正两位常务之间爆发了激烈的争吵。

  徐正认为,必须立刻联系上谯县格物院,将情况报告主公,袁氏贪婪,汝南格物院已遭劫难,难保豫州其他两地的格物院不被袁氏盯上。

  而周言则认为,远水救不了近火,事已至此,不如接过袁氏抛来的橄榄枝进京。

  没错, 长史带兵搬走院内书册后, 留下了一句话。

  “院中诸位若是有意,可随袁使君进京。”

  徐正不敢相信,合作这么久的搭档,是怎么能面不改色地说出这样的话来。

  “你这是要背叛主公吗?”徐正努力控制自己发颤的声音,“主公如此看重你,你怎能……”

  徐掌柜近年身体状况大不如前, 说话间有些喘不上气,周言见状想要上前来搀扶,被她狠狠推开。

  周言往后踉跄了两步,再看向徐正时,也没了往日的客气。

  “背叛?徐提督这又是哪里话?”

  “曹班不是我的君主, 我也不是他的臣子, 何来背叛一说?普天之下莫非王土, 我身为汉人,只认一位“主公”, 也只做一人的“臣子”。”

  徐正仿佛听到了天大的笑话,气极反笑道:“臣?周监督,你以为读了书,就能当臣吗?你难道忘记了你为何能够读书?”

  周言曾经是曹班的书童,跟随曹班读书识字,格物院不少书籍还是他亲手誊抄下来的。

  这在旁人看来,是天大的气运,但是他成为监督之后,反而极力回避这段“书童”经历。

  徐正这话本意是想提醒他主公的恩情,这下反而刺激到他,他也不愿意再作伪装,直接和徐正挑明。

  “曹班将武部的学子调走大半,徐提督有没有想过原因?”

  徐正正要回怼,被周言打断道:“他去青州做官,谋他的好前程去,留下我们在豫州,今天如果不是袁氏,明天也会有陈氏、张氏,既然迟早要被别人抢去,何不先行一步,自己卖个好价钱?”

  徐正大惊:“你串通了袁氏?”

  她猛然想起,这次是周言告诉她有任务需要去谯县一趟,可到了谯县那边,却得知主公没有下令。

  因为长期搭档,之前她以为只是情报有误,并没有在意,现在她才意识到,这是周言故意支开她!

  她立刻对周言身后的阿阳厉声道:“把这个叛徒拿下!”

  可是阿阳却一动不动,周言拍了拍阿阳的肩膀,笑着对徐正道:“阿阳他们也会随我一同进京,这是袁使君答应过的事情。”

  徐正带着人离开汝南,最后一共有十人,随周言留下,等待袁氏出发进京的通知。

  出发前,周言再次来到了袁府。

  其实,虽然和徐正争吵时,他说得胸有成竹,但一直到了今天,他才真正见到了袁逢。

  袁氏世代经营汝南,府邸无论是占地还是陈设,都比曹家在谯县的府邸豪华数倍不止。

  更不用提曹班在各处市集的临时住宅了,他的住所甚至比格物院对外的经营的前厅还要“简朴”。

  一名仆役将他领到偏堂之后,一句话也没留就离开了,他等了许久,既不见茶水,也不见消息通传。

  大约过了近一个时辰,才终于有人进来,又领着他穿过门廊,他这才知道,刚刚他是连主人家的院子都没进呢。

  袁逢今日没有穿官服,看年纪比曹嵩大一些,可是身为大家族话事人,周身的气度完全不在一个量级,周言就这么站在门外,想要进去,被门口的仆役拦住了,只能又把伸出去门槛的脚收回来。

  这似乎和他想象中的情况不太一样。

  他原本以为,袁逢对他,就算不是一饭三吐脯,也是“凤栖梧”“武帝得青海马”。

  从未读过书的人,知道书籍的珍贵,却无法取得,而世家大族的子弟,能获得书籍,却反而不明白其中价值。

  他是这个时代,少数明白,书籍“份量”的人。

  在他看来,曹班属于后者,明明手握“千金”,却满足于当一个郎官,认这样的人做主公,他能有什么好前程呢?

  他读过许多书,去过洛阳,在太学见过各种“权贵”子弟,而在汝南,又见过不少世家大族,也和他们打过交道。

  所谓“贵贤者霸”,他认为,袁氏是有“霸者相”的。

  从他得知皇帝在西园卖官时,他就意识到,自己的机会来了。

  因此他写信给袁家,表示愿意献出曹班的格物院,来换官职——比四百石的侍郎,和曹班差不多。

  在他看来,这个要求不过分,汝南的格

上一页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