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3章 立功嘉奖

和安宁,语气坚定地说道:“小何同志在数控机床项目上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,但他现在刚成为轧钢厂的副总工程师,不宜过快提拔。但是,部里已经为他申请了劳模的称号,不过考虑到他晋升太快,这次就不申报劳模了,改为由部里每月发放二十元元津贴,肉票补到每月两斤,再安排一些其他的营养品票证。”

  杨厂长和安宁对视一眼,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和欣喜。

  他们没想到,何雨柱竟然会得到如此丰厚的奖励。

  何雨柱也是激动不已,深吸一口气,努力平复着激动的心情,对着黎部长深深地鞠了一躬,语气诚恳地说道:“谢谢黎部长,谢谢杨厂长,谢谢安总工,我一定不辜负组织的信任,努力工作,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!”

  散会后,安宁拍了拍何雨柱的肩膀,意味深长地说:“小何啊,你这工资……”

  安宁说到一半,忽然顿住,笑着摇摇头,“你这工资现在可是比我这个总工都高了!我这心里啊,真是五味杂陈。” 何雨柱挠了挠头,略有些不好意思。

  他之前工资加上各种补贴,已经比普通工人高出一大截,如今再加上部里发的津贴,的确超过了安宁。

  他能感受到安宁话语里并没有嫉妒,只有欣慰和打趣,这让他心里暖洋洋的。

  “老安,你这话说的,”杨开志哈哈大笑,“小何这是凭本事吃饭,你羡慕不来!再说了,小何立了这么大的功,这点奖励算什么?以后轧钢厂的未来,可就指着小何了!”

  他说着,用力拍了拍何雨柱的肩膀,语气里充满了期许。

  何雨柱只觉得肩膀一沉,一股力量传遍全身,让他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感。

  这一幕被黎部长尽收眼底,他微笑着走到何雨柱身边,说道:“小何同志,我看你每天来回都挺辛苦的,这样吧,老杨,你回头从厂里给小何配辆新自行车,也方便他以后出行。”

  “没问题!”杨开志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,他知道黎部长这是在变相地奖励何雨柱。

  何雨柱连忙推辞,“黎部长,这……这不太好吧?我……”

  他话还没说完,就被黎部长打断,“这有什么不好的?这是你应得的!好好工作,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回报!”黎部长的语气不容置疑,何雨柱只好感激地接受了。

  黎部长拍了拍何雨柱的肩膀,凑近他耳边,低声说道:“小何同志……”

  黎部长的声音低沉而有力,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,“小何同志,下周的表彰大会,我会亲自为你颁奖。另外,部里有意安排媒体对你进行采访,为农机项目的推广做好准备。我希望你能尽快完善推广方案,突出农机的优势和实用性,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项技术推广到全国各地。”

  何雨柱心头一震,一股暖流涌遍全身。

  他知道,这不仅仅是对他个人的肯定,更是对轧钢厂,对所有参与农机项目研发人员的肯定。

  他深吸一口气,郑重地点了点头,“黎部长,请您放心,我一定全力以赴,不辜负组织的期望!”

  黎部长满意地笑了笑,继续说道:“还有,关于适合冬小麦种植的播种机,我希望你们能在本周末之前完成投产,并提交一份详细的总结报告。”

  他的目光转向杨开志和安宁,语气变得严肃起来,“老杨,老安,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们了,一定要确保按时完成!”

  杨开志和安宁神色一凛,连忙点头应道:“黎部长,请您放心,我们一定全力配合小何同志,完成这项任务!”

  何雨柱听闻此言后,当即挺直腰板,一脸坚定地回应道:“黎部长,请您放心!我定会全力以赴协助厂里开展各项工作,不遗余力地推动播种机尽早实现投产目标!”说罢,他目光炯炯地看向黎部长,眼中满是决然与热忱。

  此时,黎部长面带微笑,满意地注视着眼前这三位人。

  老中青三代结合的完美体现。

  他们个个精神抖擞、意气风发,浑身上下都散发着蓬勃的朝气和昂扬的斗志。

  看到这般情景,黎部长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宽慰之情。

  他深知,拥有如此积极向上且富有激情的团队,就等同于握住了成功的钥匙。

  只要大家齐心协力、勇往直前,必然能缔造出更为耀眼夺目的辉煌业绩。

  想到这里,黎部长缓缓伸出右手,轻轻地落在何雨柱宽厚的肩膀之上,并稍稍用力地拍了几下。

  与此同时,他用饱含期许与鼓励的口吻,意味深长地对何雨柱说道:“小何同志啊,要加油好好干呐!我可是非常看好你的哟!”

  话音刚落,只觉一股强劲而又温暖的力量自黎部长的掌心源源不断地传递而来,犹如一道闪电般迅速穿透何雨柱的身躯,刹那间流遍四肢百骸。

  这一刻,何雨柱清晰地感受到那股力量在体内激荡奔涌,如同一股汹涌澎湃的洪流,不断冲击着他的心弦。

  随之而来的,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,如同沉甸甸的担子骤然压在了肩头。

  然而,面对这份沉重的责任与使命,何雨柱非但没有丝毫退缩之意,反而眼神愈发坚毅,内心的信念也越发笃定起来。

  因为他明白,这既是组织对自己的信任与重托,更是一次展现自我能力、实现人生价值的绝佳契机。

  因为他知道,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,他的身后,有整个轧钢厂,有整个国家在支持着他!

  送走黎部长后,何雨柱、杨开志和安宁三人立刻回到了厂里,召集相关人员召开紧急会议。

上一页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