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0-120
p;依着他的观察,二爷胃口是较之从前要好了些许。
只是那是他在的时候,他不在跟前,二爷似乎便何少规律地用餐。
譬如像是今日这般。
谢放:“每回只要阿笙在我跟前,我便有胃口了。若是每日都能够见到阿笙……”
阿笙听着,很是有些愧疚。
自从同二爷在一起后,他陪二爷的时间确实有些少。
脑袋被轻揉了几下,谢放弯起唇,“同你说笑的,我知晓,你也有你的事情要忙。我喜欢你投入做你喜爱之事的模样。”
阿笙脸颊蓦地红透。
二爷说,喜,喜欢他?
这是二爷第一次,这般直截了当地,说,说出对他的喜欢。
…
坐在人力车上,阿笙整个人都是晕乎乎的,乐淘淘的唇角还噙着傻笑。
人力车是谢放提前命福禄去叫的。
亲自看见阿笙上了人力车,又直至载着阿笙的人力车彻底消失在视线当中,谢放这才转身进去。
阿笙坐着人力车,并未回长庆楼,而是拿出字条,让车夫临时改道,去位于槐南路的符城报社。
“走路不看路啊?”
阿笙从人力车上下来,因着还有些神魂不守,不小心撞到了一位行人。
阿笙慌忙收回神,比划着,“对,对不住。”
那人眼露错愕,低声地嘀咕道:“是个哑巴啊。算了,算了。”
阿笙朝对方拱手作揖,再次向这位大哥致歉,也是道谢的意思。
是个哑巴这件事,有时候会令阿笙遭致欺负,不过也会像此刻这般,遇到一些善意。
阿笙拎着手中的空食盒,进了符城报社。
“这位小兄弟,里头请,里头请啊。”
阿笙是头一回来报社。
他的准备工作备得足,提前备了字条。
得知阿笙是要来给报社投放广告的,常年因为自费不足而陷入困顿的当地报社的员工自是喜笑颜开。
“这位少东家,你且在这里等一等啊。我去请我们的梁编辑过来。”
阿笙被领到报社的广告部,在一张办公桌前的椅子上坐着。
片刻,阿笙听见稍后有脚步声。
“阿笙?”
听着声音,似在哪里听过。
阿笙转过头。
瞧见来人,阿笙眼露惊诧。
梁公子?
梁公子怎会在此处?
梁学义是见如今百姓多艰,不顾家里人的反对,自己入职报社。
如今是报社一名广告编辑。
报社安排梁学义做这个位置,也是用心良苦。毕竟梁学义出身商贾,身边的都是有钱的公子哥,容易拉得到广告跟赞助。
梁学义手里头端着陶瓷杯,大步走上前,“阿笙,你来我们报社,可是有什么事?可是丢了什么贵重的东西,需要登报寻物?”
只是梁学义到底有些骨气,入社以后,愣是再未找过过去旧友帮忙。
阿笙是头一个他认识的人当中,来报社找他的。
“不是。梁编,这位就是我方才同您说过的,要在报纸投放广告的方公子。”
这一回,惊讶的人换成了梁学义。
“你,你要在我们报社投放广告?你可知,在我们报社投放广告,花费可是不菲。”
“梁编……”
边上工作人员轻扯梁学义的衣袖。
这,这财神爷都主动走上门了!哪有将财神爷往外拒的道理!
阿笙从荷包里,取出一张银票,比划着,“这些,可够?”
梁学义眼露惊诧,“你哪来这么多钱?”
阿笙一脸正色道:“来路是正的,这一点,梁公子请务必放心。”
梁学义有些尴尬地挠了挠脑袋,“我不是这个意思……”
梁学义在阿笙前头的办公桌坐了下来,“那你尽管说说,你究竟要在我们报社登什么。”
…
数日后。
谢放以隆升的名义,捐赠三千件冬衣,五百件被褥一事,以极为高调的方式,被刊登在符城日报的版面上。
除此之外,版面上,赫然还有长宁街上其他家绸缎铺、酒楼的捐赠明细,便是连店铺名称,老板姓名,都刊载得清清楚楚。
“嚯!没想到咱们长宁街上,有这般多血性的老板、掌柜!数目如此之多的冬衣,咱们符城百姓有福了啊!”
“可不是!那些穷苦百姓,今年可算是能够过一个暖冬了!”